《镇疆军》转载请注明来源:云天书院yuntian1.com

历经国祚八百年的圣唐皇朝,占据着中土二十八州纵横万里的广阔疆界,而为了夺取和守卫这一方江山,皇朝曾面对过的敌手,几乎到了数不清的地步。

但是话说回来,之前无论是金河流域的大小城邦,还是北方的胡族南方的蛮夷,都不曾像如今的突厥帝国那样,令圣唐感到非同寻常的警惕。

原因很简单,突厥很强大,和圣唐一样强大。

西大陆在短短数十年的时间里,被突厥人以秋风扫落叶之势袭荡蹂躏,除了波斯、大食、天竺等国拼命支撑,一息尚存之外,其余小国尽皆臣服。

因此,纯以国力而言,位于西大陆的突厥帝国,并不比东部神州的圣唐逊色多少,甚至,在尚武好战这个方面,突厥人还要更胜一筹。

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,玄门与圣教成为了整个皇朝的思想根基。

玄门讲究清静无为,圣教宣扬仁义忠孝,圣唐的官员百姓们逐渐接受了文明教化,兴科举、尊道义,“温良恭俭让”被视作高尚的表现,除了皇族和军方仍旧坚持武功武德,皇朝上下已然变得愈加平和。

在这种情况下,以嗜血杀伐为乐的突厥人,对圣唐子民而言就自然而然显得越来越可怕。

百姓怕,朝廷也怕。

所以,尽量避免与突厥帝国爆发直接冲突,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轻启战端,成为了圣唐的一种国策。

当年先帝李成文在西疆叛乱初起之时,一上来就发动四十七万大军,以屠国之势猛扑过去,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也有“以战止战”的用意。

只有足够强大的力量,才能震慑住强大的敌人,避免因误判而导致举国大战的爆发。

也正因为如此,当帝都收到镇疆都护府急报,说突厥人入侵西疆鬼漠,挑起战事,朝廷上下便都一致认为,应该立刻派遣圣唐最精锐的力量前去处置,以便火速平息危局。

迅猛压制,同样是为了避免更大的战争。

就这样,历史上圣唐与突厥的“第一次西疆会战”,在不知不觉间拉开了帷幕。

皇朝名将、玄甲军团大统领谢光亲自担纲,指挥十万玄甲铁骑和七万镇疆都护军,与突厥血狼军团的十五万兵马,对决西疆。

交战双方第一场真正的较量,也是整个会战中最为重要的较量,就发生在车迟王城。

此战经历了整整七天,又被后人称作“七日战役”。

激战的前半阶段,是突厥主攻、圣唐主守。将近十五万突厥血狼军围攻由七万镇疆军防守的车迟王城。双方激战五天五夜,进攻的一方使尽全力,险些得手。然而就在王城即将被突厥攻克的时候,圣唐主力及时到达战场,当即扭转了攻守之势。

七日战役就此进入到了更为激烈的后半程。

然而出乎突厥人意料的是,驰援到此的玄甲军并未直接投入战斗,而是仍旧由都护府出马,以疲弱之师强行挑战突厥大军。

更令他们没能想到的,以步兵为主的镇疆军,居然在平原旷野上,与血狼骑兵硬桥硬马的打了足足两个时辰,直到双方都累得精疲力竭,在旁边观战的玄甲铁骑才突然发动,向狼军主力掀起了猛烈进攻。

这场战役的胜负,在黑色浪潮冲下山岗的那一刻,就已经注定了。

不久之后,帝都收到了来自于万里之外的西疆战报:

车迟王城保卫战,圣唐大获全胜!

是役,突厥血狼族十五万兵马被玄甲军团彻底击溃。敌兵阵亡两万七千余人,伤六万以上,被俘九千两百三十三名,其中百夫长以上军官六十八人。

敌军副统帅,克伦公爵当场毙命,主帅古里台率领残部向西撤退。

目前,玄甲军正兵分多路,追击溃敌。

整个战报,通篇没有提起镇疆都护府半个字,就好像那些人完全是透明的一样。

不过,这也并不影响帝君李成武的好心情。

闻听突厥溃败,李成武大喜过望,当即颁下旨意,犒赏前线将士,同时擢升谢光为一品军侯,领“上柱国”衔。

照理说,像这种大战,取得重要胜利之后,通令嘉奖有功人员实属正常,但正式的加官进爵,往往还需要等到整个战争结束,胜负完全落定之后,再论功行赏。

而李成武之所以这么着急的升谢光的官,主要是因为他实在太高兴了。

究其原因,还是那句话:成文不文,成武不武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码字的李世卿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云天书院yuntian1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+
秦吏

秦吏

七月新番
(新书《新书》已发,新莽之际,穿越者大战位面之子)战国之末,华夏千年未有之大变局。有人天生世卿。有人贵为公子。他却重生成秦国小卒黑夫,云梦秦简中的小人物。为免死于沟壑,为掌握自己命运,他奋力向上攀爬。好在,他赶上了一个大时代。六王毕,四海一!千年血统,敌不过军功授爵。六国豪贵,皆被秦吏踩在脚下。黑夫只想笑问一句:王侯将相,宁有种乎?南取百越,北却匈奴,氐羌西遁,楼船东渡。六合之内,皇帝之土。在他参
历史连载528万字
明祀

明祀

南乡书生
太祖起于乞讨之中,手捧半片陶碗,芟夷宇内群凶,驱逐蒙元鞑虏,兴复华夏衣冠,克定皇明万世!是夫长叹:“吾本淮右一布衣,天下与我何加焉?”时逢正德帝宫车晏驾,朱厚熜奉命入佻宗庙,秉政大明,牧守四方。然内有杨廷和权势熏天,外有夷狄侵扰不绝,如此局面,后世而来的朱厚熜,又该如何中兴明室?
历史连载65万字
抗日之铁血军魂

抗日之铁血军魂

秋风起叶落
穿越战壕,提起枪,就是干!以血肉之躯,筑护国之城!
历史连载1202万字
回到明朝当王爷

回到明朝当王爷

月关
【起点第四编辑组签约精品】阴差阳错间,乌龙九世善人郑少鹏回到了大明正德年间。那是一个多姿多彩的时代,既有京师八虎的邪恶,又有江南四大才子的风流,还有大儒王阳明的心学,再加上荒诞不经的正德皇帝朱厚照。浑浑噩噩中踏进这个世界的主角,不得不为了自己的命运,周旋在这形形色色的人物之中。东厂、西厂、内厂、外廷之间的纷争;代天巡狩清除贪官的故事;剿倭寇、驱鞑靼、灭都掌蛮、大战佛郎机;开海禁、移
历史连载677万字
绍宋

绍宋

榴弹怕水
绍者,一曰继;二曰导。公元1127年,北宋灭亡。旋即,皇九子赵构在万众期待中于商丘登基,继承宋统,改元建炎。然而,三个月内,李纲罢相,陈东被杀,岳飞被驱逐出军,宗泽被遗弃东京,河北抗金布置被全面裁撤……经过这么多努力之后,满朝文武终于统一了思想,定下了拥护赵官家南下淮甸转扬州的辉煌抗金路线。不过刚一启程,在亳州明道宫参拜了道祖之后,这位赵官家便一头栽入了闻名天下的九龙井中,起来后就不认得自己心腹是
历史连载418万字
大秦商

大秦商

刘剑锋
清末民初西安首富赵氏家族传奇故事。
历史连载68万字